欢迎访问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网站系统!
站内搜索:
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浏览信息
《伤寒论》中温法在心系疾病中的运用
【字体: 】   【时间:2020/11/13】  【作者:qzzyy】  【关 闭】  【打 印

《伤寒论》中温法在心系疾病中的运用

心系疾病中的运用《伤寒论》贯穿着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的辨证思想与方法,在汗、下、吐、消、和、 补、温、清八法中尤以温法论述最多,故有“伤寒为法,法在救阳”之说。就治疗心 系疾病的方法而言就有温补心阳、温阳利水、回阳救逆、温通心脉、温阳补阴等。

(一)温补心阳法

《伤寒论》第64条曰:“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欲得按者,桂枝甘 草汤主之。”此条阐述发汗过多,阳气随汗外泄,以至心阳不足,心神无主。自觉 心悸不安,故患者两手交叉按其心胸部位以求稍安,仲景用温补心阳之桂枝甘草 汤以治之。 桂枝甘草汤为治心阳不足之基础方,另《伤寒论》中还有兼平冲降逆之桂枝加桂汤,兼重镇降逆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,兼振胸阳之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 加附子汤等,皆是在心阳不足的基础上辨治化裁而得。

案例:刘某,男,53岁。20018月就诊。 病史:有血管性头痛史多年,2天前,头痛又作,自己购买阿司匹林,一次口服6 片。服后未几出现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、心悸、头晕、四肢欠温,舌质淡、苔白,脉细 弱。诊时血压82/50 mmHg,诊断:发汗太过,内伤心阳。中医辨证:发汗太过,致心阳虚证。处方:桂枝甘草汤加味:桂枝15 g,炙甘草10 g,西洋参20 g。水煎,取汁 200 mL,日进2剂。越日,汗止、四肢回温,其余症状亦减轻,血压94/60 mmHg,原方西洋参减为15 g,再服3剂,每日1剂。3天后诸证皆失。血压108/2 mmHg。按语:本证因发汗过多,内伤心阳,阳气随汗外泄,心脏失去阳气的庇护空 虚无主,故有心中悸动不安之变。方用桂枝甘草汤加人参以治之。方中桂枝辛 甘性温,入心助阳;甘草甘温、益气和中,两药相伍,药少力专;一动一静,辛甘化阳;大剂西洋参益气复阴;诸药合用。直达病所,待君阳复充,则心安悸宁,诸证 皆失。

(二)温阳利水法

《伤寒论》第65条:“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 之。”第84条:“太阳病,发汗,汗出不解,其人仍发热,心下悸,头眩,身跳动,振振欲擗地者,真武汤主之。”一为发汗过甚,心阳随汗而泄,心阳上虚,不温肾水。则肾水下寒,欲上凌心,致心脏部位悸动不安,欲发奔豚;二乃少阴阳虚,阳不化水,水 不化津,水寒泛滥,上凌于心,则发心下悸。临床可见:心悸气短喘闷,头眩振颤欲 倒。或小便不利,形寒肢冷,肢体浮肿,以下肢为甚,伴胸脘痞闷,渴不欲饮,咳喘痰 多,舌淡苔白,脉沉缓或沉细。治宜温阳利水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;重者治以温肾健脾、化气利水之真武汤。案例:赵某,女,51岁。2002123日初诊。 病史:患有冠心病7年余,间断服药治疗,1个月前,因搬家,汗出受风,出现 鼻塞、身痛、心悸等症,自服“扑感敏(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)”“先锋6号(头孢拉定)”等药,身痛缓解,但心悸日益加重,伴多汗、胸闷、气短乏力、食欲差。即就诊于某院,经该院按冠心病常规治疗,未见疗效,反日益加重。诊时神疲倦怠、面色苍白、头晕头重、胸中闷塞、心悸不宁、下肢浮肿、小便短少、喜暖恶寒,舌淡红、苔薄 白,脉沉细无力。 诊断:发汗过甚。 辨证:心肾阳虚,水寒泛滥,上凌于心之证。 治则:温补肾阳、化气利水为治。 处方:真武汤加减:茯苓24 g,白术15 g,熟附子10 g,生白芍15 g,生姜10 g, 桂枝10 g13煎,日3服。服药3剂,其证大减。续服4剂而痊愈。按语:本例乃外感风寒,发汗过甚,心阳随汗而泄,心阳上虚,肾水下寒不能制 水。水气欲上凌心而出现诸多症状。故用附子、桂枝辛热以壮肾阳,使水有所主; 白术燥湿健脾,使水有所制;茯苓淡渗利水,重用之以助白术健脾益中,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;芍药既可敛阴和营,又可制附、桂刚燥之性;诸药合用,直达病所,故其效甚佳。《伤寒论》中还有茯苓甘草汤及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胃散水治胃阳 不足,水饮停心下胃脘,两方温阳利水侧重虽有所不同,但只要出现相应症状,亦可随证加减。

(三)温通心脉法

《伤寒论》351条曰:“手足厥寒,脉细欲绝者,当归四逆汤主之。”本证病机关键是阳气外虚,阴血内弱,复因寒邪凝滞,气血运行不畅,四肢失去温养,而致手足 厥冷,脉沉细欲绝,可兼见腰、股、腿、足疼痛,口不渴,舌淡苔白,仲景治以温经通络,养血散寒,方以当归四逆汤。《伤寒论》中尚有温经扶阳,祛寒除湿之附子汤,治疗阳虚寒湿内停的心系疾病。 案例:李某,男,56岁。1997115日初诊。 病史:患冠心病已4年余,胸闷、心绞痛反复发作。间断接受治疗,未能获愈。 近月来,诸疾日重,心绞痛每日发作34次,每次时间约315 min,痛及肩背,甚则肢冷汗出。舌体胖大,边有齿印,苔白腻,脉弦缓。心电图提示:Ⅱ、Ⅲ导联T波 低平,V3V5V6导联T波倒置,Ⅰ、avF双向;Ⅱ、Ⅲ、avFV3V5V6导联ST段水平 型压低>0.05 mv。 诊断:冠心病心绞痛。 辨证:素体血虚,阴寒郁滞,心气阳虚,气血运行不畅之胸痹心痛证。 处方:当归四逆加人参汤治之。当归10 g,桂枝12 g,生白芍15 g,细辛3 g,炙 甘草6 g,通草6 g,大枣10 g,川芎12 g,高丽参3 g(另兑)。3剂尽后,胸中气憋渐松,心悸气促渐平,心绞痛渐疏。原方加丹参15g,再服6剂后,心痛止,但仍 有胸闷。 二诊:守方而以党参易高丽参,续服15剂后诸证悉平。嘱再用高丽参30 g, 川七10 g,研末吞服,每日2次,每次1 g1个月后,复查心电图,ST段已回升至基线,Ⅱ、V5V6导联T波双向。随访至今,除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出现胸闷外,心绞 痛未再复发。 按语:《医门法律》云:“胸痹心痛,然总因阳虚,故阴得乘之”“诸阳受气于 胸中而转行于背,心(气)阳不足”。本案素体血虚,复因阴寒郁滞,心气阳虚, 气血运行不畅,故见胸中闷塞不舒,心悸、气促等证;阳气虚衰,阴寒内盛,气机 受阻,故见心痛彻背,肢冷汗出等证,故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,通行血脉,振奋胸阳;高丽参补益心气,当归、川芎活血化瘀。共奏通阳宣痹,活血化瘀之功, 故旋获良效。

(四)回阳救逆法

《伤寒论》323条:“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”本证病因多在急慢性疾病中,由于心气心阳大伤或由于失血后复发汗而致阳气衰败,“经脉通流不止,环周不休”。今心阳衰惫,起搏无力,血失气运,容量不足,引起形神委顿,面色青紫, 胸际疼痛,心中悸动,甚或四肢厥冷,声息低微,冷汗淋漓,唇甲青紫,舌紫暗,脉沉 微细欲绝。仲景予以四逆汤强心救逆,回阳固脱。 案例:翁某,男,60岁。1988612日,急诊入院。 病史:既往有“高血压病”“高血压性心脏病”史,曾多次住院治疗。入院当日上午9时许,与同事争吵,约10分钟后,出现脸色苍白,呼吸困难,表情淡漠,口唇指 甲青紫。头汗淋漓,四肢厥冷,脉细数无力。查体:体温37℃,脉搏128/分,呼 吸40/分,血压240/160 mmHg。双肺满布湿啰音。心率128/分,律齐,心前区 及主动脉瓣区闻及2/6级收缩期杂音,腹软,肝脾未触及,双下肢轻度浮肿。心电图 提示:V5V6avL导联ST段下移>0.05 myV1V2avR导联ST段轻度上移;Ⅱ、 Ⅲ、avFV5V6导联T波倒置,av导联T波双向;RV5 + SV6 = 4.6 mv。 诊断:高血压病,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。中医辨证:心阳暴脱,阴阳离决之危候。 治则:急当回阳救脱,庶几可以挽回生命。 处方:制附子15 g(先煎),高丽参(另兑)9 g,干姜10 g,炙甘草6 g,山茱萸 15 g,浓煎频频灌服。同时配合吸氧,肌注利血平等处理。约半小时后神识渐清, 额汗已止,四肢转温,脉象渐缓。 二诊:越日再诊,神清肢温,唯诉疲倦,胸闷,动则气促,HR 96/分,BP 190/102 mmHg,舌暗红,苔白,脉弦细带数。原方高丽参改用西洋参6 g,再进3剂。 续用养心汤加减善后。 按语:此患者乃心阳暴脱,阴阳离决之危候,血压甚高,再使用大辛大热之药, 有变生不测之虞,但此时阳气暴脱,阴阳离绝,生命危在旦夕,回阳固脱乃当务之 急,只要辨证正确,不必受中西病名之限,亦即“留人治病”之意。法当回阳救逆以 振奋欲绝之微阳,故投以四逆加人参汤,果然一投中的,同时血压也渐趋正常。足 证本方也有调和阴阳、纠正偏颇之功效。

(五)温阳补阴法

《伤寒论》177条:“伤寒,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”本条阐述心阴心阳 两虚的证候。心主血脉,心气充足,自动昼夜不停地鼓动心搏,营运周身之血脉。然心搏恒常,亦有赖于机体血液的充沛。今营血不足,心失所养。累及阳气化生不 足,则发生心律及心率异常。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,脉结代。仲景予以炙甘草汤温 阳补阴。 案例:曾某,女,57岁。200238日初诊。 病史:身体素虚,近日因家事繁忙,致出现面色苍白,心悸气短,胸中憋闷、手足 不温,关节疼痛、夜难入寐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、结代。查体:血压94/60 mmHg, 心率88/分,律不齐。心电图提示:心动过缓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。辨证:此为素体血气衰微,心阳气虚,心神不宁之证。 治则:通阳复脉,滋阴养血,宁心安神。 处方:炙甘草汤加减:炙甘草15 g,西洋参15 g,桂枝10 g,制附子10 g(先 煎),麦冬12 g,阿胶10 g(烊化),生地15 g,大枣5枚,生姜3片。3剂后,心悸 气短、胸中憋闷改善;继服6剂后,室性期前收缩消失。10剂后症状消失,心电 图正常。 按语:本证因心之阴阳气血亏虚,阴虚不能荣养心血,阳虚无力鼓动心脉,则 见脉结代、心动悸之证。临床常见症状:心悸怔忡,倦怠乏力,面白肢冷,或气短心 烦,失眠多梦,胸痹心痛,舌胖淡或紫,苔白,脉结代。治宜益气滋阴,通阳复脉,养 血定悸,方用炙甘草汤。重用炙甘草补中益气,使气血生化有源,为复脉之本;人 参、大枣补气滋液;配生地、麦冬、阿胶养心血,滋心阴,以充养血脉;桂枝、生姜振奋心神。温通血脉。诸药合之,共奏补中生血复脉之功。

(陈国英,刘德桓)

关闭页面】【页面顶部
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
© Copyright 2019-2025 All Right Reaserved.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工作室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笋江路388号市中医院门诊部4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