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网站系统!
站内搜索:
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浏览信息
阳虚烦躁证治机制探讨
【字体: 】   【时间:2020/11/13】  【作者:qzzyy】  【关 闭】  【打 印

阳虚烦躁证治机制探讨

烦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,是机体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。烦与躁,实际上 是两种不同的病证。所谓胸中闷乱、郁扰不安为烦;手足躁动、动扰不宁为躁。由 于临床常同时出现,故烦躁常并而论之。阳虚烦躁临床较为少见,故未被临床医家 所重视。事实上,阳虚烦躁的出现,往往提示着疾病已进入深重阶段,若辨证失误 或治不及时,预后堪忧。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,结合临床实践,对阳虚烦躁之 证治机制作一粗浅的探讨。

(一)阳虚烦躁的概念

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说:“少阴之胜,心下热,善饥,脐下反动,气游三焦、炎 暑至,木乃津,草乃萎,呕逆躁烦,腹满痛溏泻,传为赤沃。”这可能是有关烦躁的 最早说法。《张氏医通·烦躁》说:“经云:气乱于心则烦,盖热客于肺则烦,入于 肾则躁。大抵心火旺,则水亏金烁,唯火强炽,故肺肾合而为烦躁也。这些论述, 52 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 可为烦躁的一般概念,但皆从实从热立论。对阳虚烦躁证,张仲景早已述及。如在《金匮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说:“心水者,其身重而少气,不得卧,烦而躁,其人 阴肿。”《伤寒论》中有关阳虚烦躁的条文更多。如61条的下后复汗,阳气大虚, 昼日烦躁不得眠;69条汗下后,阳虚而神气浮越之烦躁;298条之阳气衰竭,有阴 无阳,阴寒独盛之不烦而躁;343条之心肾阳虚,躁而不得卧等。成无己在《伤寒 明理论》中就明确提出烦躁有阴阳之别。他说:“烦躁之由,又为不同,有邪气在 表而烦躁者,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,有因火劫而烦躁者,有阳虚而烦躁者,有阴盛 而烦躁者,皆不同也……诸如此者,症之常也,非逆也。”朱肱在《活人书·伤寒 烦躁证》中也提及:“阳虚阴盛亦发烦躁,阳气弱为阴所乘而躁,故少阴病亦烦躁, 当以外症与脉调之。”元代王好古《阴证略例·活人阴证例》中也明确提出:“假 令身体微热,烦躁面赤,其脉沉而微者,皆阴证也。身微热者,里寒故也,烦躁者, 阴盛故也;面戴阳者,下虚故也。治者不看脉,以虚阳烦躁,误以为热,反与凉药, 则气消成大病矣!可见历代医家对其证治已有零星记载,但末窥全貌。刘教授 经过临床反复观察,认为阳虚烦躁的完整概念应具有类证鉴别、揭示病机、预测 转归这三层含义。具体而言,所谓的阳虚烦躁,指的是因阳气虚衰,心神浮越或 阴寒内盛,格阳于外所致的烦躁。其病位多在心、肝、脾、肾诸脏,其症状特点是 昼日烦躁不宁,夜则安静,六脉沉细,舌苔滑润。如脸现赤色,其皮肤必凉;如有 发热,必先凉而后热,以手按之,始觉壮热,久之反凉,乃假热之象,其预后也不尽 相同,烦躁而手足由厥转温者,预后较好;烦躁而手足厥逆不还者,预后较差;烦 躁日夜不休者,多为死证。

(二)阳虚烦躁的病因病机

阳虚烦躁之病因约有四端:禀赋不足,素体阳虚,或久病缠绵不愈。年老体 衰,真阳耗损乃其一;饮食不节,过食生冷或失治误治,戕伐阳气乃其二;大病之 后,失于调摄,反复传变,精气难复,耗阴损阳乃其三;起居不慎,感受寒邪,直中三 阴,稽留日久,伤气耗阳此其四。 阳虚烦躁的病理演变有两种:其一为心、肝、脾、肾之阳气衰竭,不能温养脏腑,脏腑功能低下,以致阴寒内盛,虚阳外扰,心神浮越。其症多见烦而身冷,手 足扰动,形倦神疲口干不欲饮,脉细弱。其二乃体内阴寒过盛而致阳气衰弱,格阳于外。临床多见躁扰不安,四肢厥冷,冷汗自出,脉微欲绝,或出现脸赤身热 等假热现象。阳虚阴盛与阴盛阳衰虽然病机有别,但常互为因果。阳虚烦躁的 最大特点乃在于日多躁扰,而夜则安静。这是因为白天阳气用事,衰微之阳乘 白天阳盛之时奋力抗邪,正邪剧争故白天烦躁加重;夜间阳虚而阴盛,虚阳难 与阴相抗争,故夜多安静。临床有时也可看到昼夜俱烦躁的患者,这是阴阳俱 虚的现象。阳虚则白天烦躁,夜间阴盛而阳微,复因阴液不足,无以敛其虚阳, 医论篇 53 阳不得入于阴,虚阳外扰,故夜间也躁扰不宁。证见昼夜惧躁烦不宁者,预后相当差。由于阳虚烦躁的病位不同,其病机也稍有区别。心藏神,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 心阳虚损,心失所养,心神浮越而生烦躁。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阳虚衰,虚阳内 扰,心神不安而致烦躁。心阳与肾阳协调共济,以温煦脏腑,运化血脉,气化津液。肾阳虚衰不能温心阳可致心阳不足,心肾阳衰,虚阳外扰,心神不安而生烦躁。肝 藏血而舍魂,心主血而藏神,两者互相资生,互为配合。肝阳不足,则心阳亦虚,心肝阳虚,虚阳浮越,心神失宁,则生烦躁。

(三)辨治大要

1、阳虚烦躁证:多见烦躁不安,心慌心悸,怵惕不安,自汗出,喘促不宁,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 脉沉细无力。治疗大法宜温通心阳、潜镇安神。方可选用参附龙牡汤。常用药 如:人参、桂枝、炙甘草、益智仁、紫石英、附子等。

2、肝阳虚烦躁证:面色晦暗,畏寒肢冷,胸满胁胀,目视疏疏,筋痿脚弱,心悸易惊,烦躁不安,囊 冷阳痿或月经不调,舌淡苔白,脉弦细而无力。治宜温补肝阳,潜镇心神。方可选用暖肝煎加味。常用药如小茴香、台乌药、肉桂、吴茱萸、当归、附子、延胡索、紫石英、远志等。

3、脾阳虚烦躁证:胸闷心悸,心中烦乱不安,胃脘闷痛,喜温喜按,不思饮食,四肢困倦,大便稀 溏,舌淡苔白,脉细弱无力。治法当温补中阳,安神除烦。方可选用理中汤加味。 常用药如:干姜、附子、桂枝、白术、党参、砂仁、肉豆蔻、黄芪、龙牡等。

4、肾阳虚烦躁证:神疲体弱,面色暗晦,唇色青紫,形寒肢冷,动则气喘,心悸不宁,烦躁不安,腰 膝酸软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治宣温补肾阳,安神除烦。 方可选用真武汤、四逆汤、人参白通汤加减。常用药如:附子、内桂、干姜、炙甘草、 高丽参、黄芪、楮实等。总之,烦躁一证临床并不少见。对阳虚烦躁证的辨证,应着眼于两点:一是辨 清因脏腑阳气虚衰,虚阳外扰而引起的,还是因体内阴寒过盛而致阳气衰弱,格阳 于外所致。虽两者可以互为因果,但其病机不同,应与区分。其二,阴盛格阳之烦 躁与实热之烦躁极易混淆,临证之时宜仔细辨别。虽然心、肝、脾、肾的阳气虚衰, 都可导致心神浮越而致噪烦,但各自的病变重心不同。烦躁也有轻重之别,其伴随 症状也不尽相同。因此,治疗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。

 (刘德桓)

关闭页面】【页面顶部
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
© Copyright 2019-2025 All Right Reaserved.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工作室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笋江路388号市中医院门诊部4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