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网站系统!
站内搜索:
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浏览信息
《金匮要略浅注》首篇几段注义的探讨
【字体: 】   【时间:2020/10/13】  【作者:qzzyy】  【关 闭】  【打 印

《金匮要略浅注》首篇几段注义的探讨

余年少学医时,开首即从陈修园的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等浅注入手,朝夕诵读,由迷惘而渐趋通晓。壮年以后,喜读各家医书,因接触日繁,能得专心诵读的时间不多。晚年精力渐衰,阅读医书大不如前之勤敏,偶有浏览,大半为近代的医刊或新著,修园医书已阔别数十年矣。近闻省中医学会陈修园学说讨论会即将召开,特取《金匮要略浅注》的首篇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而略阅之,老来体会,略与畴昔不同,爰举数段的阅后感受,书以塞责。

首篇第一条开首原文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调脾”:本条主要是以五行相制约的道理,来阐述治未病的精神。

次段:“夫肝之病,补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药调之”:文中小注云:“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。”文后又注云:“补用酸者,肝属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补本脏之体,顺曲直(作酸)之性也,助用焦苦者,焦药性温人心,俾心气旺而感于肝也(《千金方》谓心旺则气感于肝)如木得阳春之气,则欣欣向荣矣:()过暖则为热,如盛夏溽暑黛蒸,枝垂叶萎,故必助以苦寒之药,人心以清其火,养液以维其阳,阴长阳潜,木得遂其条达之性矣。肝苦急,与甘味以缓之。()为调肝补土之义也。”修园此注,把医学上的生理药理与大自然的事物现象结合来作喻解。使人较易明白,这是浅注的特出优点。注文后又附其子元犀按语:“小注中突出乌梅丸一句,取厥阴全体之治。……偕以调肝实脾,以明体用之妙也。方用乌梅酸平入肝纳气补其体;当归苦温人肝养血而通经,俾血气调而木得遂矣,人参甘寒益脾中之阴,干姜苦温补脾中之阳,令阴阳和则脾健而邪不能侵矣。黄连黄柏苦寒人心降火,降炎上之火以温下寒,此为用其用也;蜀椒桂枝焦辛人心,补阳气散寒水,令心君旺而下交于肾,此为助其用也;妙在细辛之辛香,交通上下,领诸药环转周身,调气血通络脉以运其枢;附子人肾镇浮阳暖水脏以固其根。味备酸甘焦苦,性兼调补助益,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,则土木无忤矣。”陈注特举此乌梅丸方为例,以具体的方药性效,“味备酸甘焦苦,性兼调补助益”,作为充实注义的证例,最有说服力,非一般泛论可比,遍阅各家注,无有此明备者,实是卓越非凡的注释。

下段“脾能伤肾”以下十二句,修园称为“是中工误认克制之说,以为治肝补脾之要妙,故复申之日:‘肝虚则用此法’,此字指调肝助益而言。又日,实则不在用之’,言实者当防其传,不在补庞之例,此仲师虚实并举之旨,以明正治之法也。”此段注解,亦较他家  之注为简明切当,元犀复节引他注之意以为补充:“中工不晓此理,以补土制水,纵火刑金,则是治一脏而殃及四脏,恶在肝虚之治法哉?”

第二条:“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,愿闻其说?师曰:鼻头色青者腹中痛,苦冷者死。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。色黄者胸上有寒;色白者亡血也;设微赤非时者死”。按鼻头亦称鼻准,居面部之中央,古称为面王,为脾之外候(参见《灵枢·五色篇》》。鼻头色青腹中痛,小注谓是木郁克土;色微黑有水气,小注谓是脾()负而肾()气胜;自是合理。下接色黄者、色片者、微赤非时者,小注未明指为见于面部或鼻头之色,但据修园在条文后总注云:“医家之望法,通面周身俱有色可察,仲景独取其鼻与日”之语观之,又据条文此三病色是接在上文鼻头色青色微黑之下,是修园亦认为见于鼻头之色欤?然揆之常理及临床实际,此三种病色当是见于面部为是,且条文在此三种病色之上,未有如上二种病色均加上鼻头二字可知矣,故现教材《金赝要略选读》的注释,亦认为是指面部之色。下段“其目正圆者痉不治。又色青为痛,色黑为劳,色赤为风,色黄者便难,色鲜明者有留饮”:修园小注谓此青、黑、赤、黄及鲜明诸色,均是见下目。窃谓此数色之上,条文只有一又字,没有目字,亦应是见于面部而非目部,这才符合临床实际。现教材《选读》亦认为是见于面部。

第七条:“寸口脉动者,因其王时而动。假令肝王色青,四时各随其色。肝色青而反色白,非其时色脉,皆当病”:修园小注谓此“寸口”,是统指两手寸关尺,这见解是正确的。修园在本书首的《读法》中云:“仲景一部书,凡寸口与趺阳少阴对举者,其寸口是统寸关尺而言也;与关尺并举者,是单指关前之寸口而言也。”本条文但言寸口,没有与关尺并举,也没有趺阳少阴对举,然依常理及临床实际,仍应是以统寸关尺而言为是,修园在《读法》中所谓“学者遵古而不泥于古,然后可以读活泼泼之仲景书”是也。

条文“寸口脉动者,因其王时而动”中两个动字,应作何解?浅注未作训诂解释。按此动字,应作动词解,但应作为脉象之“变动”解,而不能作为脉搏之“跳动”解,才符合条文的词义。另脉学中28种脉象之“动脉”,谓脉形如豆,厥版动摇,滑数有力者,则是另为义,而非此条文之所指。

第九条:“病人脉浮者在前,其病在表;浮者在后,其病在里,腰痛背强不能行,必短气而极也”:在前在后,修园及各家注均作为关前关后即寸脉尺脉解,窃谓亦可作为病之前期和后期解,比诸作为寸脉尺脉解,似更妥切,浮脉见于病之前期即初期,多为表证实证;如见于病之后期,则多为里证虚证。《濒湖脉学》的浮脉诗谓“久病逢之却可惊”,《诊宗三昧》谓“病久而脉反浮者,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也”《三指禅》谓“里病而浮精血脱”:此三家言,亦皆谓浮脉而见于病之后期为里证虚证之属,“腰痛背强不能行”,依下第13条为“阳病十八”的表证实证之属,多见于病之初期:如在病之后期,则必有“短气而极”的里气虚乏之候。短气即下第13条“阴病八”的上气之属。“而极”,言虚乏无力之甚也。下条所谓五劳七伤六极:极,比诸劳与伤尤甚,盖劳损之甚也。

以上数段注义的体会,很不成熟,胡安之失,定知不免。修园先生为我闽前代的医坛巨擘,名扬海内外,当时的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其序《金匮要略浅注》,即誉为“近世业医者,无出其右”。所著诸浅注,意在普及,凡学医者,无不读其书。余早岁亦曾沉浸其书,知修园先生最服膺清初之钱塘张隐庵,后欲购备隐庵诸著而读之,曾多次向大都市书肆查购,终不得购全其书,而修园诸著,则各地皆有经售,当时对此情况,颇有感慨,故48年前曾写一长篇论文《张隐庵先生评传》(刊登在1936年的上海《光华医药杂志》第三、四两卷的“特载”栏上),对修园先生所推宗之隐庵医书难得购全,而发出浩叹。时间倏忽已隔半个世纪,今重阅修园先生之书,恍如重见启蒙老师,弥深敬仰。现省垣正隆重召开修园学说讨论会,海内应征论文,必已琳琅满目,余衰朽未学,又何能赞一辞!由十精力和时间不容许,只能就《金贵要略浅注》首篇数段注义的阅后体会,录作汇报,并籍此以求同道之批评教正。(张志豪)

关闭页面】【页面顶部
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
© Copyright 2019-2025 All Right Reaserved.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工作室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笋江路388号市中医院门诊部4楼